雾中飞鸟。涉过黑暗,方识黎明。

© 晏予芠
Powered by LOFTER

《广岛之恋》读书随记 2017.3.27

        《广岛之恋》,法语原名Hiroshima Mon Amour,杜拉斯的代表作。我先后看过它的电影和书,的确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故事。我喜欢里面那些呓语一样的对话。实际上,这个故事里没有他和她,只有他们和她们。他们都是抽象了的个体,是男人和女人,是广岛和内韦尔,是爱情,爱情的灰烬,燃烧它的火焰,和剩下的宝石。

*战争延续了什么?

        “我都看见了,毫无遗漏。”

        “你在广岛什么也不曾看见,一无所见。”

        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他们反复叠进的对话里,广岛从这里开始的。战争,战争的残酷;废墟,废墟上的鲜花;死亡,死亡后的重建;人性,它的光和暗,广岛是这一切的记录。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确什么也没看见。

        我们能看见什么呢?从这瓦砾里?或者从新闻报道里尽力渲染出来的乐观与沉重里?我们什么也不曾看见。战争是如何发生又如何停止的,我们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被第三方呈现出来的结果。

        广岛与内韦尔,这两个地方都沾满了鲜血。战争发起人的鲜血,战争参与者的鲜血,战争终结者的鲜血。然而并非如此,不该是这样,这里只有鲜血,死去的人们的鲜血。

        战争早已结束了,在它开始的那一刻。残余下来的只有死亡,破裂的爱里延伸出的绝望。从它开始的那一刻起,人们便已失去了对它的控制。于是只有死亡,以死亡来发起它,以更多的死亡来终结它,没有其他出路。然而即便如此,自古以来,我们还是在选择不断地投入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就像旅鼠的集体自杀,为什么?有什么东西必须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得到呈现吗?

        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事实上我什么也没能说出。

        战争之中无人幸免,我们都知道。但是除此之外呢?或者说,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想要去捕捉,我们可以在它之后发现什么?

        我宁愿这个问题没有答案。这个问题不该有答案。

*他们与他们

        她的遭遇让我想起历史。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的确真实上演过。如今这样的事情也仍在上演,就在我们身边,以更为隐秘,相对柔和的方式上演。但它并不是无可辩护的,也有人为它辩护。

        爱情,爱情到底受着怎样的制约?对于我们自诩的文明而言,爱情到底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

        他们之间的确存在那样的爱情。丽娃,她的初恋,那份爱是真实的,这毫无疑问。那年她二十岁,他来到她家的药房包扎他烧伤的手,他听见她弹琴,跟着她走到河边的白杨树下,是一个月,她爱上了他,这中间没有什么可言。放到其他任何一个时期,这都只会是一个平淡无奇又美妙无比的爱情故事。

        但是他们相遇在二战时期。在这里,他们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德国人,侵略者与被侵略者。

        我们鼓励爱情。

        我们热爱为世俗不容的爱情故事。

        我们鼓励爱情冲破阶级,冲破时间,冲破距离,甚至冲破死亡。但是国家呢?民族呢?我们能接受相爱相杀的故事设定并为此沉迷不已,但是我们对于这样与民族国家相悖行的爱情能接受到哪一步呢?尤其是我们本身就身处其中一个阵营的时候?

        就像这样,这个故事令人动容,但其中的场景如若重现,他们的结局可真会有所改变?

        不,不是说爱情。不是爱情的力量或者是道德施加在它上面的压力。只是这整个故事,以及故事背后隐藏的历史,所有这一切。爱情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渴望别再有祖国,我将教育我的孩子们要为人凶狠,麻木不仁,聪明伶俐,而且要极度地热爱别人的祖国。”

        印象深刻她的这句话。乍一听似乎不可理喻,荒谬至极。然而它却说出了一个事实。为何人类历史上纷争不断?我们常常认为那是出于仇恨,而事实上,热爱又何尝不会引发动乱?

        反观二战,许多人——不论是战争的哪一方——都是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踏上战场的。他们相信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国家带去更为美好的未来,他们相信他们肩负着这个使命。这种狂热缔造了战争,而它的阴云,直到现在,仍笼罩着我们不曾散去。可以去看看现在世界的动乱,大多数积极参与其中的人们,也是怀揣着某种热爱,过于执着以至于疯狂了的热爱。

        我想起了历史,心怀壮志踏上战场的士兵,燃烧的战火,倒塌的楼房,尸体,奔逃四散的人们,被侵占的城市,仇恨,爱,他,她,爱情,战败,延续的死亡,爱,延续的仇恨,整体到个人,他的尸体,她被迫剃掉的长发,街上光头的少女们,她们的目光,打量她们的目光,最后,遗忘。

        遗忘似乎是一个逃离一切的很好的方式,然而时间还会前进,历史仍在上演。我们不断地遗忘,遗忘,直到有一天,死亡湮灭了我们的存在。

        一直以来是这样。

        但是我仍觉得应该记得些什么,就像广岛,还有内韦尔。

*和解之道

我遇见你。

我记得你。

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

你天生就适合我的身体。

你是谁?

你害了我。

我那时饥不择食,渴望不贞,与人通奸,撒谎骗人,但求一死。

很久以来,一直如此。

我料到,你总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我平静地,极其不耐烦地等待着你。

吞噬我吧,按照你的形象使我变形吧,以便在你之后,没有任何人会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欲望。

我的爱,我们将单独相处。

黑夜将永无止境。

太阳将永不升起。

永远,总之,永远不再升起。

你害了我。

你对我真好。

我们将满怀诚意,问心无愧地哀悼那消逝的太阳。

我们没有别的事情要做,惟有哀悼那消逝的太阳。

时光将流逝。惟有时光流逝而去。

然而,时光也会到来。

时光将到来。到那时,我们将一点儿说不出究竟是什么使我们俩结合。那个字眼将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

然后,它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是广岛和内韦尔?我是说,为什么要是这个曾经爱上了德国士兵并因此被剃去了头发的法国女人和这个广岛的日本男人?

        有太多话可说,太多可能性。其中的象征与隐喻,我们大抵都能看出几分来,因而我不想在此赘述。

        我只是看到了某种可能性,某种和解的可能性,通过铭记与遗忘,通过共情,去破除爱引发的纠葛。

        大抵是这样。

        通过爱去宽恕,去理解,在废墟之上,遗忘狂热,却仍饱含着爱并为其奉献一切——

        就像他们把现存的激情,以及历史之中幸存下来的爱情献给彼此一样。

*最后

        “选择一位长相有点西方化的日本演员的意图大概可以作如下解释:一个具有非常突出的日本人特征的男演员可能使观众以为,正因为那主人公是个日本人,法国女人才被他吸引。这样,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会堕入‘异国情调’的陷阱,并且会受到所有‘异国情调’都不由自主必然具备的种族主义的影响。

        不应该让观众说‘日本男人多有魅力呀’,而要让他们说‘那个男人真有魅力’。

        所以,最好缩小两位主人公外貌的差别。如果观众念念不忘这是个有关一个日本男人和一个法国女人的故事,那么影片就不存在其深刻的意义。如果观众忘记了这一点,那么,这一层深刻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应该使这部法国-日本电影看上去绝不是法国-日本电影,而是一部非法国-日本电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胜利。”

        我不能说得更多了。

评论
热度 ( 1 )